党工团建

不惧挑战 绽放自我

2019-05-10返回列表

王吉明,男,1972年5月出生,2004年进入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工作,是电仪车间的一名维修电工。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维修一线从事电气检修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和好评。2015年10月,他参加银川市维修电工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2017年4月,他被评为永宁县“金牌工人”。2018年10月,他参加银川市通用工种电工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019年4月28日,他被银川市授予2019年“凤城工匠”称号。


王吉明1.jpg


一、小改小革,勇于创新

随着公司生产线设备更新换代,公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给电气维修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此,他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设备检修工作。记得有一次,锅炉煤泥燃烧系统膏体泵在运行中,频繁出现故障,给锅炉运行带来了极大隐患,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往每次维修都是更换限位开关,可没过几天故障依旧出现,为消除隐患,他利用上班闲暇时间到设备现场,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并询问操作人员,终于发现了造成故障的根本原因——膏体泵主缸接近开关安装位置不当,造成设备频繁停机,于是,他自己动手制作了新的检测装置,经安装调试后运行正常,故障从此消除。

二、再接再厉, 技能提升

王吉明对工作非常热爱,他自费买了一些专业书籍,为自己充电。通过知识积累,让他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场设备现状,对车间板框压滤机进行了升级改造。以前的压滤机电气控制是继电器控制,控制元件较多,线路复杂,查找故障费时费力,经改造,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使外围线路简单明了,故障也减少了,既能保证板框运行可靠,又节约了维修成本。


IMG_20190309_092237.jpg

三、知难而进,再创佳绩

公司年产20万吨淀粉生产线,是一条老生产线,现场设备分散、战线长,人员多,设备操作都在现场,各种仪表也分散在现场,前后工艺衔接存在弊端,这给工艺参数控制带来了很大不便,也对操作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2017 年初,经公司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决定对年产20万吨淀粉生产线实施自动化改造。此次改造,突破了以往的外包模式,完全由公司自主设计、研发控制系统,这在公司也是一种创新和尝试,极具挑战性。经领导推荐,由王吉明负责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的设计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程序的编写工作,为此,他深入生产一线,熟悉淀粉生产整个工艺流程,并与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广泛交流、讨论, 最终确定了工艺控制点、控制参数,优化了淀粉工艺流程设计。在编写控制系统程序时,他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力求操作简单实用,在关键流程中使用自动调节程序控制,使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参数集中显示,方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控、调整,也使生产系统运行更加平稳,工艺指标保持稳定。同时,可通过参数历史记录,追溯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以便达到调整工艺控制的目的。在设计电气原理图时,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维修经验,力求控制原理图结构合理,以方便日后维修人员阅读使用。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改造获得圆满成功。这一改造,提升了项目自动化控制水平,实现了物料、液位、流量、浓度可视化、生产过程阀门开度数据化、操作运行自动化,使得生产节奏平稳,产品质量均一、 稳定;减少了噪音和有害气味对员工的伤害,大幅度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 减少了人员配置,车间实现减员 20%; 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副产品干燥,利用管束尾气温度控制蒸汽阀开度,实时自动调节蒸汽用量,节约了蒸汽, 降低了汽耗。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维修工人,王吉明并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凭着一股子不甘平庸的钻劲和心系企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诠释着劳动的美丽,他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生祥)